经典动态处理电路设计的升级之作:Alctron 爱克创 CP540V2 压缩/限幅器

紧凑、便捷的监听解决方案:Adam Audio D3V

叮咚音频正式成为 Schoeps 中国区分销商

FLEA 251 全球赛博黑五狂欢:年度最低价,让经典触手可及

轻便 + 专业 Carver Saturn II 千元声卡上市首测:打破千元声卡不能兼顾的怪圈

顶级软件乐器15天训练──前言

WoodenGun 添加于 2007-10-28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23 条评论

想用软件作曲的音乐家(不管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会被一个严重的问题困扰。

软件一方面为音乐家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仅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就可以制作出音乐成品,而无需其他人的介入,这使得音乐家可以真正展现纯粹的个人色彩,可以说音乐家从现在才真正开始能够进行完全独立的创作,使得Self Music成为可能,而在这之前,人类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合作音乐,除了那些独奏曲之外。

但另一方面,软件同时也增加了音乐家在技术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和传统的技术要求完全是两码事。因为这些新生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有很多看上去几乎和音乐本身没有关系,比如录音环节的噪音减弱,声音合成技术等等。

所以那些打算创作Self Music的人,或打算在自己的音乐中增加电子成分的人,会发现你必须要从头开始学习大量几乎和音乐不相关的知识。包括声音合成的原理、软件的使用、电脑的使用、混合多个乐器时的处理方法等等等等。你需要全面掌握从灵感到唱片的全套技术,而这一个流程,在以前是分成若干个职业的。

我们来看一下音乐从灵感到变成唱片要经过至少几个步骤:

  • 灵感
  • 作曲
  • 演奏
  • 录制
  • 混音

这五个步骤通常情况下分为4个职业,作曲家、演奏者、录音师和混音师。

这4个职业中的任何一个都够一个人钻研一生。但是Self Music却要求你必须同时精通这4个职业,即便算不上精通,也至少要熟练。

软件虽然从很大程度上已经为音乐家扫除了部分技术障碍,比如,录音软件至少比录音硬件更好掌握,软件中都提供很多预置方案,让你有一个快速的学习样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逃脱技术门槛对你的羁绊。你依然要在在4个领域当中进行平行的探索,尽力掌握的更多,因为这样做会对你的创作形成积极的影响。

如果你专注于现场演出,不用考虑后期处理的问题,掌握的技术越全面,你的现场演出效果也更能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至于被那些不负责人的调音师给毁掉。所以一样要花很多精力去克服技术障碍。

特别是在这个音色就是音乐家的生命的时代(正如色彩对于画家,字母对于作家),当你打算使用软乐器制作自己的音色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得不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挑战。这个领域就是声音合成技术。这是一个可以说几乎和音乐本身并没有什么关联的领域。就正如多数提琴手根本不用关心提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一样。但是使用软乐器时,情况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你想更有效地使用软乐器,你就要对这种乐器的原理进行了解。这在软乐器急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你会发现,在这个时代想要作曲,需要学习的东西堆成了小山。不再是以前那样,只要会一件乐器就足够了。

但实际上,每一个音乐家都应当尽力避免变成一个“纯粹的工程师”。你必然要变成半个工程师,但应当避免由于在技术上消耗的精力太多而变成纯粹的工程师。顶尖的乐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吉他音色这一现象表明,音乐家是半个工程师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趋势,从人们在吉他屁股上插了根线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吉他手们对音色都极为挑剔,这和古典乐器演奏家们没有什么区别,对音色挑剔古已有之。两者的区别在于,物理乐器的演奏者是没法去改变乐器的音色的,那是乐器制造商的工作。但是到了电声时代,改变音色已经成了演奏者份内的事情。而到了软乐器的演奏者,音色彻头彻尾成了演奏者的主要工作。

既然时代如此,要求你一边能制作属于自己的音色,一边又要能够用这种音色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情,那没有什么多说的,这个技术障碍一定要去突破。正如你想要弹好吉他就必须花很多时间去练琴一样,你想要使用好软乐器,就必须花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怎样使用它。

我想通过这个系列,与你分享软乐器的使用经验,帮助你减少在学习软乐器方面消耗的时间,让你尽可能的避免演化成为一个纯粹的工程师。当然如果你想要成为的恰恰就是一个工程师,这个系列并不合适你。

当我在两年前第一次看到NI的Absynth3的时候,我看着Absynth3的面板非常沮丧,我想我永远都不用打算能学会使用这个合成器了。但是两年后,我却发现,Absynth3的结构是所有软乐器中最简单清晰的。我想,我发现的软乐器使用规律会对你有所帮助。这些规律建立的基础是,目前虽然软乐器五花八门,但是制造声音的基本原理却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异。掌握了这些规律,就相当于掌握了绝大多数软乐器的使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使用软乐器都会面临一个如何入门的难题。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软乐器生产商关于这一点提供有效的帮助。多数人都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悟性不停摸索,一点一点前进的。特别对于很多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人来说,情况就更糟糕,因为软乐器已经进入了急剧复杂化的新时代,你却见不到任何由浅入深的系统学习方法,你不得不一开始就面临一个很高的门槛。虽然所有的软乐器都提供大量的预置音色,这些预置音色仿佛是绝佳的学习资料,但是由于初学者根本不知道软乐器面板上那数百个参数都各自管什么用,所以,这些软乐器应用高手制作的音色几乎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软乐器虽然已经开始获得独立于硬件合成器的生存地位,但是所有的软乐器生产商却从意识上没有完全摆脱硬件合成器对他们的影响,毕竟所有的软乐器都是从模仿硬件合成器开始的,而且现在也仍然没有结束模仿的阶段。这导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已经有大量的业余音乐家涌入软乐器的使用者行业,但是生产商们却仍然从意识上坚守“为纯专业人士服务”的理念。所以几乎所有的软乐器都表现的“难学难用”。

相比传统乐器那些名目繁多的教材和练习曲,软乐器在学习方面的巨大门槛显然会极大挫伤

何想要学习使用软乐器的人。这是我写这个系列的最重要的意义,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就像练习钢琴,你最好从拜厄开始一样,学习任何东西都应该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这样你可以获得最快的学习速度。

这个系列的15天训练,将给你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你从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里手。这个15天训练只对软乐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同时提供给你一个模块化分析和使用软乐器的系统方法,但不涉及过多的实际操作。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当前的任何一个软乐器都相当复杂,从每一个软乐器自带的动辄百页的手册你就可以了解这一点。但是这些软乐器的工作原理却大同小异,掌握一种系统使用方法比掌握实际操作更有益于你的学习。而关于每一个软乐器的详细内容,这个系列也提供了专门的章节,每一个软乐器都有各自的“全面击破”进行足够详细的介绍。里面涉及的软乐器都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顶级软乐器。

掌握15天训练所提出的内容不仅是很好的入门,而且更重要的是,15天训练中提供的软乐器析方法将会成为你使用软乐器时,节约时间的有利助手。

这个系列适用于所有想要学习使用软乐器的人,不论你是一名刚接触软乐器的人,或是一名熟练的使用者,你都会从15天训练中得到很大的帮助。

当需要使用宿主软件时,这个系列使用Ableton Live。Live从很多方面来讲都全面为现代作曲模式做好了准备。如果你对Live很陌生,建议在阅读这个系列前,先学习Live的基本操作。你可以在MIDIfan网站找到非常详细的学习资料,地址如下:

一、乐器和我们

我不想用这个系列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在学习“历史”上。所以我不打算在第一章向你系统介绍人类乐器的发展历史,这不是这个系列的目的。我只想让你花一点时间了解一下最粗的历史线条,同时开始介绍后面的训练中要用到的一些最核心的基本概念,所以请把这个章节当作是训练的开始。

总体上来讲,乐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划分的标准是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

1、物理乐器阶段
2、电声乐器阶段
3、电子合成器阶段
4、电脑乐器阶段

这四个阶段都有各自完全不同的乐器,同时都没有因为某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而导致旧乐器的淘汰。恰恰相反,每一个阶段的乐器都仍然在继续接受时间的检验,而且在这个时代,这些乐器都已经混合在了一起,在舞台上发挥各自不同的魅力。

上述划分没有任何评价及学术研究含义,你也不必将这种划分看作是某种标准划分。上述划分仅仅为方便下面的叙述之用。

1、物理乐器

物理乐器,不论是吉他、钢琴还是单簧管,都有自己的共鸣箱或共鸣腔。这是物理乐器的主要特征。使用共鸣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大和美化乐器的声音。物理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都一样,都是应用弦振动或面振动(比如鼓)或直接的空气振动(比如笛子)来产生原始的声音信号,然后使用共鸣箱美化和放大这个“原始信号”。

“原始信号”是这个系列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所有的乐器(包括我们的主角,软乐器)的发声方式,我们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即:原始信号?>处理。

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乐器,你总是可以将其进行这样的分解。比如吉他,其原始信号是琴弦振动发出的空气振动,信号处理就是箱体的共鸣。或者长笛,长长的管子就同时是产生空气振动和共鸣效果的地方。只有个别打击乐器,比如手铃、三角铁之类省略了共鸣部件,所以你只能看到原始信号部件。

单独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原始信号总是很单薄。你可以试着把一根吉他琴弦找个什么地方绷紧了弹奏,听听其发出的声音。然后对比一下装在吉他上的琴弦发出的声音。听听琴箱起到的声音美化作用。

没有共鸣箱辅助的琴弦振动不仅很单薄,而且音量非常小。你可以对比一下电吉他和箱吉他的音量,就会很容易搞明白共鸣箱的音量放大作用。

所以在物理乐器中,共鸣箱就是起到“处理”原始信号作用的部件。

它放大和美化原始信号,最终得到一件乐器的两个基本元素:音量和音色。

很多物理乐器都有一个很特别的方面??演奏技巧。比如吉他上的揉弦,可以让音高发生微小的变动。这种变动对人来说,相当重要。变动,或者说,“活的”,这是生命的一种象征,人对这种象征有强烈的偏好。所以很多乐器都有很丰富的演奏技巧,来活化单调的音色。这在这个系列中被称为“丽化”,丽化的主要目的是装饰音色,去除单调感。
于是我们最终听到的声音,其产生过程变为:

这一处理过程就是这个系列主要描述的系统分析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物理乐器,同样适用于软乐器,比如揉弦技巧导致的音调周期性变化在软乐器中也同样是一种主要的丽化手段,可以使用LFO调制音调来实现。

物理乐器一旦制造完成后,就无法再更换共鸣箱了,所以多数物理乐器的音量和音色在制造完成时就被固定了。物理乐器音色的好坏取决于共鸣箱体的用料和设计,甚至是运气。而其音量则受另外一个因素的限制。这个因素是现场演出的音量需求。

由于物理乐器的音量不可以进行调整,所以对演出环境有苛刻的要求。实际上多数演出都必须在特定的房间内进行,这种房间叫做“音乐厅”。音乐厅是按照物理乐器的音量特点专门设计的一种演出音乐的房间,这种专门的设计可以确保坐在房间里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地听到舞台上所有的动静,特别是那些音量很小的乐器,比如三角铁之类。不在这样的房间里演出,整个音响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为了尽可能实现好的演出效果,人们选择流传下来的乐器,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有很强的穿透力。所以你会听到邻居吹小号的声音,但是你却很少听到邻居电视机的声音。如果电视机想要达到小号声一般的传播距离,音量就不得不开到很大很大,而实际上,即便你站在小号手的身边,你也不会觉得小号的声音有多么巨大(如果他吹的很难听是另一码事),否则那些小号手自己的耳朵怎么保的住呢?

物理乐器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穿透力,根本无法拿到舞台上去演出。

但是这一切在音箱出现后被突然改变了。

2、电声乐器

在这里我们把音箱和功放合为一个概念,简称为“音箱”。

音箱的出现,取消了古典音乐行当里存在了好几百年的音乐制造规范。因为音箱的音量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而且你给它输入什么信号,它就放大什么信号。因此我们可以把音箱看成是一个很特殊的“处理”单元,任何一个基本信号都可以使用这个处理单元。现在,乐器生产商在制造乐器时就不必再考虑音量了。这就导致了电吉他和电贝斯的出现。

我把这两个乐器单独划为一个阶段:电声乐器阶段。

音箱的出现还取消了对演出场所的限制,有了音箱,音乐家就几乎可以在任何一种场所进行演出。这使得人们接触到现场演出的机会被成倍地放大,从而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音乐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刺激。

音箱的出现同时也为音乐家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展现这些探索结果也变得更加容易了。

乐器的音量自然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是决定音色好坏的因素却变得比物理乐器复杂了。

物理乐器的音色完全由乐器本身决定,但是电声乐器的音色却不再单独取决于乐器本身,括声设备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因素。这一个因素甚至也影响到了参与电声演出的物理乐器,比如钢琴和人声。这些物理乐器本身的音色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括声设备的影响。这实际上使得括声设备成为了古典音乐演出中的“房间设计”的替代品。优秀的现场扩音和糟糕的扩音会造成演出效果的巨大差别。

这种差别在电声乐器被广泛使用并得到发展后,开始传染给音乐家。独立于乐团而存在的作曲家越来越少了。作曲家都纷纷组建自己的乐团,只演奏自己的乐曲。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声音产生过程的可控制性越来越广泛了。古典音乐家独立于乐团作曲的基本规范要求因此已经不复存在,音乐家必须亲自参与到乐器的音色设计及演出效果的调整当中去。

这是电声乐器时代催生出的最大的一个特点,音乐家的风格不再仅仅体现在他们怎么使用五线谱,更多开始体现在他们制造出什么样的声音。从某种角度上讲,进入电声时代后,音乐已经不再是特定乐器制造的音高和节奏的变动。任何一种可以让人产生情绪变化的“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

于是在电声乐器发展过程中,终于有一天,音响工程师们全力企图避免的放大失真现象被音乐家拿去当成了一种全新的音色。这之后,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新音色的出现了。

音色成为了一个音乐家风格中极为重要的元素。音乐家必须亲自参与到音色的设计工作当中去,这就使得音乐家从纯粹的作曲家开始向“工程师+作曲家”的混合体演变。

我们现在来说说乐器和我们的关系。

每一个音乐家都必须至少会演奏一样乐器。什么乐器都不会的音乐家是很难称为“音乐家”的。音乐家在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这样一种感官体验:他必须将乐器幻化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将自己的灵魂延伸出去,延伸到乐器,再由乐器释放出去。没有任何音乐可以在省略这种体验的前提下带给人震撼。

这就是我们和乐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合一”。乐器只有和我们“合一”的时候,乐器才有存在的意义。

所以当一个吉他手把自己的电吉他连接到音箱上的时候,他不得不发现,他拿在手里的乐器,被延伸了出去,不再仅仅是手里拿着的部分。所谓乐器,已经包括音箱在内了。于是,“合一”所包括的内容也将包括音箱在内。于是这个吉他手就不得不将音箱也幻化为自己身体的一个部分,否则音箱将成为音乐表达中的阻碍。

这种现象迫使音乐家必须在设备使用方面要成为至少半个行家。

现在一个乐器产生声音的过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使用电吉他时,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电吉他的基本原理是,有磁性的琴弦在振动时切割拾音器磁场,拾音器由此获得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信号”。我们再回忆一下箱吉他的发声过程:基本信号是琴弦的振动引起的空气振动。

电吉他已经将空气振动省略了,而是将琴弦的振动直接转化为电信号。箱吉他使用共鸣箱来美化和放大琴弦引起的空气振动。电吉他的这一处理过程却变成了这样:

所以音箱成了电吉他的“共鸣箱”。

现在你就可以通过更换音箱来获得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音箱的差异相当大,因此导致电吉他最终音色形成千奇百怪的差异。

箱吉他使用揉弦来制造颤音,电吉他可以使用效果器来制造更富“活力”的音色。效果器的使用使得电吉他能制造出大量名目繁多的音色类型和更多的演奏技巧。而这正是诱使音乐家花费大量精力自己设计音色的动因。这些音色差异可以形成更多艺术表现上的新特色。所以音乐家也更加愿意投入精力去制造仅属于自己的音色。这从每个大牌的摇滚乐队(他们是电声乐器的主要使用者)都有自己的吉他音色中就可以看出来。

当电子合成器出现的时候,这种音色上的个性化倾向更加明确了。

3、电子合成器

在这里,我把纯粹的硬件电子合成器算作单独的一种乐器类型,没有拼合到“电声乐器”中去,这只是这个系列使用的一种概念上的划分,并没有其他任何含义。

电声乐器仍然在使用物理振动方式获得基本信号,但是电子合成器却彻底颠覆了产生声音的基本方式。电子合成器不再继续使用物理振动作为声音的来源,而是直接使用电子设备中的电压变化作为声音的来源。

电子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变成了这样:

工程师们对物理乐器的声音所产生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然后用纯粹的电子信号来模拟这些物理乐器的声音。模拟的结果从未得到任何人的认同,但是却由此导致了新音色的出现。于是,电子合成器成为一种全新的乐器种类登上舞台。

电子合成器的音色由于不再依赖物理振动,所以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性,而且也形成了其特色:第一个特色是音色纯净;另一个特色是可以制造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声音。

电子合成器带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某一种“固定”的音色,而是一个巨大的音色空间,允许你自己去调整这些音色。这和电吉他加效果器有巨大的区别。电吉他加效果器的音色可变化范围和合成器相比就小的多了,因为不管吉他手怎么处理电吉他的原始声音,一般都会保留吉他的声音特色。而电子合成器则没有这种“传统”要去守护,所以向前开拓的身形更为迅猛。

电子合成器的出现加速了音乐家向工程师演变的步伐,或至少说,更加模糊了音乐家和工程师之间的界限。你不再可能抱着纯粹的作曲心态去使用电子合成器了,除非你拒绝使用。要想使用电子合成器,你就要做好准备自己去创造一些新的音色。在这一点上,不管哪个时代的音乐家都没有区别,音乐家都必然会去尝试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都必然会去建立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于是,电子合成器带给音乐家更广泛音色空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音乐家不得不在音色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但是电子合成器并没有成为物理乐器和电声乐器的替代品。相反,电子合成器的使用受到种种限制。

电子合成器的出现比电吉他并没有晚多少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纯粹电声乐器??仅仅包括电吉他、电贝斯和物理鼓??的乐团比比皆是,并且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音乐类型,古典除外。但是以纯粹的电子合成器组建的乐团却并不多见,虽然原则上讲,电子合成器可以模拟任何一种乐器,但是电子合成器最主要的用途仅仅是在电声乐团里作为辅助角色出现。以纯粹的电子合成器组建的乐团通常都制造统一的一个类型??电子乐,而这仅仅是所有音乐类型中很小的一个分支。

我在这里不是要评价乐器的存在价值。因为现在多数即便以电声乐器为主的乐团中,电子合成器也常常是不可或缺的乐器。之所以做上述划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我做这种严格划分的目的是,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电子合成器没有像电吉他那样成为现代乐团中的主角?

或者这样问,为什么电吉他并不能制造无限多的音色,却可以成为多数现代乐团中的主角?

你甚至可以把电吉他称为当今的乐器之王,有很多年轻人都曾在“吉他英雄”的感召下,开始学习吉他。但是为什么电子合成器这种可以创造更丰富音色的乐器别说成为“王”,有时连配角都扮演不了(多数摇滚乐队都根本不使用电子合成器)?

当然不是因为吉他可以背在身上弹奏,因为也有很多人把电子合成器背身上弹。

这就又涉及“乐器和我们”的关系。

音色虽然已经成为一个音乐家必须关注的重要音乐元素,但是,怎样让这种音色产生表现力却远比音色本身重要。因为音色最终依然要为音乐存在。

世界上大多数吉他手使用的音色都只有微小的差别,甚至只有弹吉他的人才会注意到这种差别,对于多数人来说,这种差别也许根本不存在。但是,电吉他却似乎天生就是为这个电声时代存在的一样,扩声设备从来没有和任何其他乐器有过如此完美的“合一”。我们已经说过工程师们竭力试图避免的失真却恰好变成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新音色,甚至当吉他手把吉他贴到音箱上,发出巨大的反馈啸叫声时,都会成为一种绝佳的音色和音乐表现形式。这种和扩声设备的“合一”,才有可能让吉他手将这些设备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才真正具有震撼人的可能性。

而电子合成器却无法让演奏者有机会去达成这种“合一”的境界。

另一个原因是,电吉他音色的变化范围虽然并没有电子合成器那么大,但是,这些基本信号仍然来自于物理振动的电子声音保留了物理乐器最重要的一个原始特性??微妙的粗糙感。
然而电子合成器发出的声音,太过光滑、太过细腻,听上去缺乏“自然”的感觉。

做一个类比,电吉他和电子合成器音色的对比就像真人扮演的电影和3D动画之间的差别。3D动画的特色就是一切都太完美、太光滑、太细腻,看上去没有亲和力。但是3D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已经顺利突破了这个瓶颈,可以做出有“微妙粗糙感”的效果,所以3D动画已经可以和真人扮演的电影平起平坐了。

但是电子合成器似乎永远都没有机会突破这个瓶颈了。原因有两个,电子合成器的开发成本过高,这和3D动画的低成本形成巨大的反差。成本过高导致售价过高,用户罕见,反过来又刺激成本升高。这也是导致电子合成器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软乐器的迅速发展对电子合成器的冲击。

4、软乐器

在这个系列里,我将基于电脑平台的声音合成技术统称为“软乐器”。

这个阶段还在初始期,但发展势头超过任何其他的发展阶段。物理乐器的更新换代可能要消耗数百年,但是电子合成器只要十几年,而软乐器的更新换代只要一年。所以新技术和新概念不断出现,优秀的乐器也不断出现。

软乐器借助的最大优势是开发的低成本。这个优势甚至使得个人开发成为可能,更不用说公司的集体式开发。所以从2002年软乐器和软效果器概念诞生开始,软乐器每年都会为音乐家带来新的惊喜。这些软乐器价格往往是电子合成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甚至免费。只要你有一台符合最低配置要求的电脑,你甚至不用有任何其他的设备,就可以使用鼠标来进行创作。这就允许更多的人使用软乐器,甚至包括业余作曲家。于是原本只属于专业领域的合成器市场空间被急速扩大,为软乐器开发商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而这正是电子合成器开发商一直缺乏的。电子合成器开发商始终都没有能力让电子合成器像其他所有的乐器那样在人群中实现普及。

借助电脑平台的普及,软乐器不仅仅在自身领域迅速扩展,甚至开始全方位影响音乐家创作音乐的方式。软乐器更加彻底地革新传统的音乐创造方式。借助电脑平台,音乐家可以在家里完成整个乐曲的创作,而不是仅仅完成曲谱的创作。

电脑作曲平台真正使得Self Music成为可能,而这之前人类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集体音乐。

电脑作曲平台还使得音乐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最后的成品,从而加快音乐的传播速度。而用软乐器进行现场演出仍然受到传统思维和使用感觉方面的制约而处于尝试阶段。但是不论你怎么看待这个过程,都不能不注意到软乐器的大规模发展的时间还没有突破1位数。

但是要最终实现乐器和演奏者的“合一”,软乐器仍然有很多的努力要作。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像背着吉他一样,把软乐器背在身上自由弹奏,软乐器才真正能称得上是一件乐器。

二、关于15天训练的说明

目标:

15天后

1、你将有足够的信心使用任何一款最顶级的软乐器制作自己的音色,而不是满足于使用原厂音色。
2、你将拥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学习任何一个新出现的软乐器。
3、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因素对作曲产生的负面作用。
4、你不会在面对满屏幕的英文缩写时感到自己象一个盲人。

学习方法:

1、顺序阅读15天训练中的每一个字。直到确保你已经完全理解所有的内容。
2、记住所有要求记忆的单词和所有的缩写形式。这是你学习软乐器必须要作的重要步骤。不强行记忆这些单词,你会发现你使用软乐器时仍然会障碍重重。但是你不必担心的是,你只需记住单词就可以了。这个系列不是一本英文教材,不会向你讲解英文语法。
3、“15天训练”是你必须仔细阅读的部分,而“各个击破”单元你可以当作字典来使用。

标识符说明:

表明有视频文件可供参考。
表示有需要记忆的英文单词。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23 条评论

  • 2007-10-30 anonymous
    这是一个后喻的时代,其根本原因就是科学知识深度和广度在爆发性的增长并且带来我们生活方式的飞速改变。科学技术史无前例地影响着各种艺术的本体形式,甚至使得它们带有某种面目全非的气质。音乐被工业化,被科学解析然后按照科学的逻辑发展,所以电子乐时代来临,并且无法避免。 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它是一种宏观看待音乐艺术(工业)并实质性地了解音乐艺术(工业)地创作地文章。这是这个文章的与众不同,它提出了概貌,这种概貌是很难让一个初学者透彻理解的,它能让一个高手了解到一种顶级的音乐创作的思维模式。 当然,仅仅是思维模式(我看到现在为止)。
  • 2007-10-30 anonymous
    期待下文啊,支持!!!
  • 2007-10-30 anonymous

    THANKS!